書法與電腦,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,電腦對于書法的沖擊已經是有目共睹了,電腦中的各類字體、圖庫以及打印、噴繪取代了傳統的書法繪畫。書法的實用性大大減少,已經接近成為純藝術一類的藝術。近年來,已經有不少人對中國書法的命運提出了自己的擔憂。
鋼筆取代毛筆、電腦取代鋼筆,鍵盤取代書寫已成趨勢,中華民族的漢字書寫正在受到高科技的嚴峻挑戰。
這帶給了我們不少擔憂。未來世界是個多極世界,未來社會是個多元社會,科技愈發達,經濟愈發展,社會愈進步,傳統的文化愈不能丟掉。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和諧社會、和諧文化的理念,提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,借鑒人類有益文明成果。
中國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粹,精髓、核心,在建設和諧文化的過程中,書法將會逐步得到關注和重視。最近有多家媒體講到:中、小學生“提筆忘字”日趨嚴重,字體“缺筆少劃”——伴隨電腦的日益普及,今天中小學生的寫字水平出現“普遍下滑”的狀況。日前,在北京、上海、新疆等地部分中學所做的調查顯示,八九成學生認為自己寫字難看,甚至包括“像蟬螂爬,看著不想吃飯,過后自己都不認得了”等評價。
專家提醒寫字和考試成績還是緊密掛鉤的,中考和高考時,尤其是作文等考試,字跡是否清楚、規整,其實會影響考試成績的。北京市已開始在小學階段每周增設一節寫字課,新推出的中學寫字教材將兼顧硬筆和軟筆,初一學楷書、初二學行楷、初三學行書。國家現在已在許多大學開設了書法專業及研究生班,中小學開設了書法課,中國人寫不好中國字已經引起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重視,中國人寫不好中國字并非經濟文化發展、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。
越是民族的,越是世界的。在日本,書法從娃娃抓起,3-8年級,書法是必修課,在這六年中要認識2000個漢字。書法有專用教室,有專職教師13人。5%的日本國民參加書法活動,書協組織千余個,書法雜志達五、六百種,一個縣每年舉辦書展上百次。微信公眾號
掃碼關注
品尚樂趣微信公眾號
掃碼咨詢